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量同比增长5.4%。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孟柯10月29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至三季度国内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按季度计算,一、二、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5.7%、5.5%和5.2%。尽管各季度物流需求增速均呈现小幅下滑趋势,但仍保持5%以上的高增速。中国日志信息中心物流信息总监孟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运行呈现出“稳步前进、提质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量保持持续增长,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成熟。物流供给侧齐心协力,实现细分领域多元化发展,行业整体景气水平提升。物流的整体需求不断增加。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物流总量显示,工业品物流基本需求持续稳定,国际物流需求承压回升,单位和居民活力增强,商贸物流需求持续增强,绿色、高端物流需求增长强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量居民消费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整体增长贡献率达到81%,作为工业领域物流需求的核心地位依然牢固。从行业角度来看,尤其明显的是,90%以上的行业相关物流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是行业改善的动力。尽管外部环境复杂,进口物流仍在稳步推进,运营呈现复苏迹象。三季度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继第二季度改善后进一步复苏,同比增速加快至3%。增长动力来源更加多元化,特征结构优化的思路更加清晰。随着内需的扩大和消费促进政策的持续推动,单位和居民相关的潜在物流需求得到有序释放。一季度至三季度单位和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三季度同比增长8.0%,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孟源分析,一方面,新型线上消费物流需求正在加速。进入三季度以来,需求逐月加速。冷链生鲜、3C家电、文旅户外、美妆服饰等网购品类依然热度不减。网络商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单位和居民的物流作用。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实体及线下初始物流需求不断增加,仓储会员店、集合店等新兴零售业态相关物流需求保持两位数增长。此外,前三季度再生资源物流总量同比增长15%。循环经济领域活力不断增强,加工、运输及相关回收物流需求强劲。孟远表示,制造业、生态阳离子、低碳排放、消费现代化等新生产力领域产生的物流需求正在强劲增长。扩展的领域是明确的。绿色物流需求快速扩大,低碳化、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物流领域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供给规模不断扩大的数据显示,从PE从市场规模看,前三季度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从景气走势看,前三季度物流业平均景气指数为50.6%。 9月份,该指数再次恢复至51.2%。尤其重要的领先指标新订单率达到53.3%。连续8个月保持强劲,表明当前物流活动较为活跃。孟远介绍,前三季度,产业现代化升级动力强劲,物流供给侧加速变革。大部分时间,优惠部门稳定,并朝着更好的方向运行。物流供给呈现规模扩张、结构调整的良好格局所有改进共同推进。 “服务业方面,物流供给体系流通更加畅通,实物量多方面指标不断增长,显示物流供给能力较高。铁路、公路运输周转量不断增加,航空物流需求增长势头尤为显着。总周转量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实现月度正增长,贝瑞仓库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传统物流的转型和成熟与新兴业态的引领共同增强了服务业的韧性。” “跨境物流不断增加,共同推动现代物流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孟远表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物流小微企业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前三季度主要物流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较前8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我激活了他们的商业物流单位,变得更加活跃。在利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不断精细化运营、控制成本。每百元营业利润成本为95.5元,比上半年下降0.2元。销售业绩恢复至3.3%,较上月略有改善。快递运输和跨境物流等小型行业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孟源表示,由于传统旺季和消费促进政策的影响,物流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呈现出稳步回升、边际改善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孟源表示,物流需求有望保持稳定,恢复性增长四季度海运、电商快递物流等行业进入传统旺季。此外,近期国务院对继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做出了一系列明确部署。现代物流将继续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方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推动物流加快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进一步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