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季度冲刺,国企、央企改革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已经显现。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进入四季度关键时期,核心企业纷纷制定年度目标,奋力冲刺。记者发现,不少核心企业近期密集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和2025年三季度国企改革升级行动(以下简称“改革深化升级行动”)闭幕推进会,聚焦增投稳增长、高质量完成改革、优化部署、培育新动能等关键政策。 动力强劲,确保高品质。完成“十四五”收官任务,为“十五五”开局积蓄动力。 “当前,我们正着力克服重要、困难的挑战,全力推动深化改革、提高行动完成质量。同时,我们正努力迈向新阶段的改革,坚定支持集团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精心谋划思路和举措。”10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诚通”)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在回答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2025年是深化改革、改进行为的最后一年。”从多家核心企业公布的信息来看,“高质量成果”将成为此次改革的“亮点”。 第四季度装修工程。改革完善活动中国有色金属已完成整个三年任务的97%。中煤能源已完成改革,做好了扎实准备,确保深化改革升级活动顺利完成。硅诺佩克强调,要树立更高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工作成绩,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衔接上取得更大进展。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表示,这次国企改革的重点转向了职能改革和战略改革。国有企业要强化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技术创新、产业管理和安全支撑作用,深入推进创新突破,推动国有资产优化和结构调整。这无疑是关键路径和主方向。近年来,国有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领域双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核心企业投资额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占总投资额首次突破40%,营业利润占比接近30%。老旧设备改造和数字化绿色改造投资将超过8000亿元,全年建设智能工厂120座。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要求,2025年核心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比重达到35%。扩投资、稳增长,本土化新兴产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仍是央企四季度发力的主旋律。国家电投将“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四季度主要任务,提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积极争取优质资源,加大新能源收购力度。能源资源,继续推进核电、大型基地、海上风电等重大工程实施。中国有色计划在实施“科技行动”、“促环保”和大规模装备改造任务的同时,加快推进资源储备增产、科技新材料、金属产业设计等重要任务,中国能源建设、哈电集团等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AI+”专项行动。 央企国资改革中,央企投资基金正在成为“重要助力”。以诚通为例,集团直接控股的四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共管理八只基金: 境内基金s、专项基金、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总金额突破7100亿元,认购规模3619亿元,累计兑付2880亿元,完成投资执行逾2300亿元。 “其中90%以上投向核心国企相关领域,70%以上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带动股权资本近1.5万亿元,实现资本放大6.5倍,为90余家核心企业提供超过1400亿元的直接资本支持。”党委副书记、党组书记李政说。 中国集团.诚通,我说过。与此同时,不少核心企业已开始备战“十五五”,谋划新的全面深入改革。围绕谋划“十五五”规划制定重要任务,哈电集团提出发展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科技项目和前瞻性产业化项目。中国华电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新能源体系、新能源体系建设,做好“十五五”规划的科学研究和总体规划。周丽莎认为,“十五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应着眼于更深层次的制度组织创新和核心职能优化,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核心职能。改革重点要从大规模结构调整转向提质增效,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制度建设转向提高效率。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地位,打造独特技术源泉。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商事制度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此外,资本和国家的区位和结构必须优化,以适应国家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