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力发电设定“50亿千瓦”新目标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风力发电设定“50亿千瓦”新目标
2025年10月21日 07:30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璐 内部记者 倪俊卓
“十五五”期间,我国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其中全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2035年超过20亿千瓦,2060年达到50亿千瓦。10月20日,在国际风能大会暨Exhibitionica 北京2025(CWP 2025)上,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代表共同公布“风能”项目。北京宣言《风能2.0》明确了上述风能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行动。“我国风能产业基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创新活力充沛,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风能持续稳定增长。国家能源局新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惠民在会上表示,下一步要科学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加快沙格皇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范建设和有序实施,加快研究出台深水海上风电相关规划文件和管理办法。推动风能发电综合发展持续拓展“风+”模式。同样是在2020年10月,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全球400多家风能企业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提出确保我国年均新增风电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 2025年后,我国新增风电年均发电量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30亿千瓦,应该能够达到目标。事实上,“十四五”期间,日本风能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 2020年至2024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6000万千瓦。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亿千瓦,双g 与2020年相比。日本风力发电能力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高容量驱动器、叶片长度和轮毂高度均创下世界纪录。由于技术进步,风能投资和建设成本不断降低。今年9月,中国刚刚公布了新的国家贡献目标,称力争到2035年将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增加到2020年的六倍以上,达到36亿千瓦。为实现这一目标,宣言2.0提出设定国家自主贡献,实现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亿千瓦。宣言2.0指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已突破75亿千瓦。我们通过本地生产提供成本最低的能源本地消费和区域平衡。中部和东南部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规模超过25亿千瓦,结合区域实际,集约开发空间广阔。距海岸3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已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潘惠民透露,下一步要坚持本地消费和外部消费并重,加快以沙格璜地区为中心的大型风能、太阳能基地项目建设。同时,要坚持长短期结合,规范有序推进局部海域海上风电开发,推动我国沿海11省海上风电规划实施,稳定海上风电发展。海上风能开发奠定基础。 “十五五是我国风力发电全面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有望形成真正考虑到风能发电高比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风能发电发展的市场机制,提出‘宣言2.0’举措。”潘惠民表示,国家能源局将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保障新能源基本收入 以项目为抓手,推动电价机制更好落实,地方政府加快出台实施方案。他表示,我们不仅会合理设定各种边界条件,还会妥善处理电价下调之间的关系。稳定的电力和收入,我们将给予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合理防范和积极应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引导和推动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电力市场机制和规则建设。此外,大多数企业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科学的经营决策体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变化,风能发电的全面综合发展也备受关注。据了解,国家能源局下一阶段将积极推动风能与多种能源协调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积极推动风制氢商业化推进能源,推动风能、海洋畜牧业、海水淡化等多方位一体化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风力发电,坚决推进风力发电。规范数千个城镇的行为。
(编辑:魔术师丹)